【获取途径】 查看原图 下载原图 |
【题名】 圆叶牵牛 |
【拉丁学名】 Pharbitis purpurea (L.) Voigt |
【科属】 旋花科,牵牛属 |
【蒙文名称】 宝日-混达干-其其格 |
【俗名】 牵牛、喇叭花、毛牵牛 |
【图中整体与细节部分形态简要说明】 一年生草本,全株被粗硬毛,茎缠绕,多分枝。叶互生,具掌状脉,全缘。花单一或2-5朵成腋生聚伞花序;苞片2;萼片外3片长椭圆形,内2片条状披针形,外方均被开展的硬毛,花冠漏斗状,紫色、淡红色或白色,先端5浅裂。蒴果球形,种子卵圆形,无毛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 9.是否有引种栽培:在什么地方已有大量(少量引种栽培) |
【是否有引种栽培】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,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、路边、宅旁或山谷林内,栽培或沦为野生。 |
【药用部位】 种子入药 |
【中医功效】 (牵牛子、二丑)有小毒,能泻下,利尿,驱虫。 |
【蒙医功效或其他民族医药中功效】 蒙医:有毒,泻下,驱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