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获取途径】
查看原图
下载原图
|
【题名】 芦苇 |
【拉丁学名】 Phragmites australias (Cav.) Trin. ex Steud. |
【科属】 禾本科,芦苇属 |
【蒙文名称】 呼勒斯 |
【俗名】 芦草、苇子 |
【图中整体与细节部分形态简要说明】 秆直立,坚硬,高0.5-2.5 m,节下常被白粉。叶鞘无毛或被细毛;叶舌短,类似横的线痕,密生短毛;圆锥花序稠密,分枝多数,花序分枝及小穗粗糙,小枝的基部一般没有直的上升的长柔毛,小穗含3-5小花,小穗较大,长12-16 mm;
两颖均具3脉,外稃具3脉。花果期7-9月。
|
【是否有引种栽培】 广幅湿生植物,有引种栽培,生于江河湖泽、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。除森林生境不生长外,各种有水源的空旷地带,常以其迅速扩展的繁殖能力,形成连片的芦苇群落。在盐碱地,干旱的沙丘和多石的坡地上也能生长。见于全区各州。 |
【分布】 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,产全国各地。 |
【药用部位】 根茎(芦根)、嫩茎及叶入中药;根茎入蒙药 |
【中医功效】 芦根:清热生津,止呕,除烦。嫩茎:清肺热,排脓。叶:和胃止呕,清热解毒,止血。 |
【蒙医功效或其他民族医药中功效】 蒙医:利尿,清热。 |